1、以需定型
先結合客戶的用氣需要,找到的經濟運行方式及考慮到將來擴大規模的需要,再作出正確的決策。決策的基礎是壓縮空氣的用途或使用流程,在于計算壓縮空氣需求量、儲備量和將來擴展的余地。
2、工作壓力的計算
壓縮空氣用氣設備的工作壓力取決于壓縮機,壓縮空氣設備、管路的最高工作壓力決定了必需的裝置壓力。而壓力是一個決定因素,對能耗有很大影響,不同的壓力范圍用不同的壓縮機有時是一種經濟性的選擇。若用減壓閥來滿足用氣設備低壓需求是不科學的選擇
壓力越高,耗電愈大,而且須考慮配管尺寸大小及長度所造成的壓降。列出各種機器設備的使用壓力,如使用壓力相差太多,則須購置不同壓力的空壓機,不可降低壓力使用,以免增加額外費用支出。
3、空氣需求量計算
壓縮空氣是將電能轉化為空氣勢能,并借助壓縮空氣的膨脹對外做功的一種動力,但是它對電能的消耗非常大。一般說來,將1m3的空氣壓縮至0.7MPa所需消耗的電能約為7kW。
空氣需用量:將全部工具+機器設備+相關流程空氣消耗量+泄漏+磨損+未來用氣+使用系數(采用標準值10%)
4、壓縮機的數量與規格的確定
(1)選用一臺大機還是選用多臺小機?
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生產中停機事件的費用、電力的利用率、載(荷)的變化情況、壓縮空氣系統的成本、可利用樓面的空間。由于費用的原因,一個裝置中只用一臺壓縮機供應全部空氣,如果用戶有原來舊的空壓機作為備用機。那就選用一臺大機,功率越大,容積效率越高,能耗越低。若是沒有備用機的用戶,而且用氣量又是比較大的,那可以選用2臺或3臺機
(2)穩定性(一直非常重要的問題)
(3)能耗支出
①管路泄漏
②用氣需求每時每刻不斷的波動(這是易被忽視的,也嚴重)③單機的輸出效率(選擇范圍的輸出效率機型)
(4)零配件的通用化
選擇時注意零配件的通用化,更多的作用體現在售后維修、保養的成本上,因為只有通用化的零配件價格才能更低。在特殊情況下,非通用化的零配件還會造成因無法及時找到替代品或發貨而引起的生產中斷。
(5)運行分析
應在一個星期內觀察,測量能量有90%以上回收。如果工作壓力在某段時間內,經常下降,控制系統可以參照生產需要的改變作出修改;另一因素是檢查是否漏氣。
5、售后服務
質量再好的空壓機產品也不能保證長期使用無故障發生,況且空壓機像汽車一樣,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需要做保養維護。在空壓機出現故障時,所提供的售后服務是否完善,相關的零配件是否有可靠的保證,能否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快速處理。